生物學特性無花果屬桑科榕屬落葉小喬木或灌木,是人類 早栽培的果樹之一。無花果適應性廣,對環境條件要求不嚴,凡年平均溫度在13℃以上,冬季 低氣溫不低于-12℃時,年降水量在400~2 000 mm 的地區均能正常生長結果。無花果根際萌芽力較強,還具有氣生根的特性,無明顯主根,水平根系發達。喜陽光充足溫暖濕潤的氣候環境條件,不耐嚴寒。
無花果苗對土壤要求不嚴,無論是沙質土,還是粘性土,從微酸到堿性均能正常生長,抗旱耐鹽,好氧忌漬。枝條生長快,幼樹新梢年生長可達2 m以上;分枝少,每年僅枝端數節向上、向外延伸。新梢上除基部數節外,每個葉腋間多數能形成2~3 個芽,其中一個圓大者為花芽。
無花果苗系隱頭花序,花單生于葉腋,雌雄同株開花;花生長獨特,花很小,白色,極大多數著生于總花托的內壁上;花序托具短梗,花隱于囊狀花托內,只是看不見而已,所以稱其為無花果。無花果的果實是由花序托和所裹生的多數小果共同肥大而成的聚花果。無花果年結果兩次,夏果和秋果。果實發育期50~60 d。新梢中下部的果實在長江流域于當年秋季成熟,稱為秋果。新梢上部分發育較遲的果實,多不能成熟,遇寒即皺縮脫落。